海峡都市报:厦门南洋学院的美丽蜕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09浏览次数:1022

  2000年租厂房创办学院,2007年更名成为国家统招院校,2010年占地近六百亩的现代化校园基本建成,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在福建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中名列高职组第一,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教育资格,2012年被确定为升格职业教育本科院校;2013年创造首轮投档即招满的招生奇迹,2014年被认定为首批厦门市高等职业技能竞赛与师资培训基地,荣膺“花园式单位”称号。南洋学院一路走来,书写了美与魅的不朽传奇。
  从流动租房户到花园式单位
  时至今日,提起南洋学院,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还是地处厦门岛内星罗棋布的那所民办高校,因为南洋学院就是租用闲置厂房办起,当初学生众多而校舍奇缺,只好化整为零,校园星散四处,红色方正的“南洋学院”四个大字高挂屋顶格外醒目。
  而实际上,在厦门翔安文教园区,一座占地近600亩、耗资5亿余元、建筑面积近31万平方米、集数字型、环保型、生态型于一体的南洋校园已投入使用多年。新校园由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呈流线形现代简欧风格,图书馆气势恢宏现代典雅,教学楼错落有致四幢连体,堪称亚洲最大单体建筑,公寓楼廊阁相间舒适开阔。校园内湖光山色,碧树成行,绿草如茵,名贵树种近百种,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景致优美,多部影视剧在校取景拍摄。
  更吸睛处,如今的南洋校园,最佳的位置地段都是学生学习或生活的场所,大象、拓荒牛、翔天鹰等校园小景时时给人以教育的启迪,泰山路、黄河路、何厝苑、莲花苑等校内道路名和公寓名,无声地诉说着南洋的磅礴大气和峥嵘历史。雕榭亭台饱含美好的教育深意,楼堂馆所寄托无限的教育情怀,花䓍树木散发出浓郁的教育气息。
  南洋的外在美有目共睹,南洋的内在美更耐人品味,“最美民办校园”,名不虚传!
  从自考助学机构到高职升本院校
  与许多民办高校一样,南洋学院也曾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教育的专修学院,就读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突出,学校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高职教育的模式开展自考教学,把勤工助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学生创业,走出了一条知行合一、手脑并举的办学之路。
  南洋学院开高校之先,办学伊始就从有限的办学资金中拨出专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和“校长特别奖”,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在校生创业,激励学生奋发有为。学校坚持品德、知识、技能全人格教育,培养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学生“两懂、五会”:管理懂法律、经营懂财务;谈判会英语、营销会公关、办公会电脑、生产会操作、外出会开车。
  有资料显示,南洋学院是厦门市最早开展勤工助学的高校之一,学校创办之初就设立了专门的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学生工作部门制订有详细的勤工助学实施细则,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轮流到各类企业勤工助学,如今这一模式被复制到许多高校,已成为厦门企业的一种临时用工模式和厦门市高校的勤工助学模式。现在,南洋学院将勤工助学活动引进校园,在校园内设立有中国电信114查号分台等多个助学单位。
  斗转星移,南洋学院已是国家计划内全日制高职院校,正加紧升本建设,早已告别单一的自考助学教育,但“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勤奋求实、拼搏向上”的理念和精神俨然已为学校打上深深的烙印,融入日常管理和规章制度之中,成为代代相传的南洋文化,成为南洋向前迈进的源源动力,散发出永久而独特的教育魅力。
  从“厂中校”到“校中厂”
  当年的南洋学院,设立在厂区,办学在厂房,高端教学设施设备短缺,是地道的“厂中校”,只好通过与众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紧密型合作企业就近300家,其中有政府支持的重点行业企业,也有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在长期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探索并形成了多种成熟完善的合作模式。如与厦航旅游集团、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厦门东方海陆海事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合作,培养企业技能型人才;与厦门见福企业以“冠名式”合作,组建“南洋见福管理班”,为其培养连锁店店长;与福建省橱柜业商会和厦门市橱柜业商会合作,校企“双主体办学”,成立全国首家橱柜学院。与台湾亚洲大学、亚太创意技术学院等多所台湾高校和友达光电、新鸿洲精密科技公司等十多个台资企业开展合作,开设了电子技术、旅游管理等“校校企”合作专业。
  今天,南洋学院建设有9个实训中心76个实训室,还有两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一座建筑面积近2.3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多名学生上实验实训课的校实训中心大楼将竣工使用,模拟生产实际场景的各类高端设备将纷纷引进入驻,高职教学要求的“校中厂”将名副其实。
  从留校宠儿到创业明星
  在过往的岁月里,南洋培养了近三万名各类人才,其中优秀拔类者灿若星河,他们中有的被评为“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有的被省红十字会授予的“爱心大使”,有的当选为“亚洲小姐”总冠军,有的成为城市“旅游形象大使”。还有很多学生涌向了社会就业大军,不少留校宠儿已成为南洋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为母校的建设发展默默奉献。
  还有不少的南洋学子,毕业时想留校工作,但因名额所限未能如愿,进而运用在校期间积累的创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美乐星辰生物科技董事长杨璐、冠军照明总经理吴炳辉等等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他们的事业如今都做得风生水起,名冠一方。
  慧赢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郑智勇是第一个获得母校创业基金的南洋学生,从“扫楼”“上门推销”做起,当年从鲁校长的手里接过6万元创业基金,如今他所创办的公司(慧赢股份)已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成为第一家在该中心挂牌的福建省文化企业。他不忘母校的创业教育,向母校慷慨捐赠100万元,设立慧赢教育创业基金,开启校友反哺母校的先例。
  南洋人坚定地认为:“在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南洋学院有能力在‘人无我有’上下功夫,开创独有的办学模式、教育模式。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起色。在升本过程中需要再坚持、再强化、再创新!”、“品牌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必须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要懂得办学;第二,必须有良好的教育质量、办学质量;第三,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高歌猛进的南洋鹰,将在未来的日子里,谱写新的美与魅的赞歌。